X

三十年执着创新的“开发者”——访安徽省第六届道德模范周福庚

发布日期:2019-08-22 浏览次数:752

三十年如一日,专注于产品开发,执着于自主创新。今年55岁的周福庚参与及主导了江淮汽车集团客车底盘、轻型卡车、重型卡车等适销对路新产品的开发,创造性地提出了“周福庚产品开发工作法”。如今,作为江淮汽车集团重型商用车分公司副总经理,他更感重任在肩,带领着研发团队夜以继日攻关,奋力研发代表我国最高技术水平、与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同步的重型商用车新产品。



记者:你1988年进入江淮汽车之后就一直从事新技术、新产品研发,参与并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。为什么能30年如一日专注于此,并且提出独特的新产品开发工作法?


周福庚:我刚到公司时,参与了江淮从6米到10米的专用客车底盘产品的研发,当时是引领客车行业技术进步潮流的,帮助江淮汽车在困难的低谷期成功打了“翻身仗”。1995年,我开始参加轻型卡车产品的开发,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大获成功,为公司轻卡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打下坚实基础。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,钻研技术、善于创新的技术人员始终是企业宝贵资源。当时,我们的轻卡产品创新性地采用了软轴换档操纵机构,让换档更加简化和平顺。我在研发这种新技术过程中,运用“相似原理”,根据医学上胃镜工作的相似性进行结构设计,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。后来,在产品开发实际中,又不断运用和完善这种思路方法,形成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开发工作法。当然,这是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,也凝聚着产品开发团队的共同智慧。



记者:30多年来你亲历和推动的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里,为此付出了什么?


周福庚:2004年,公司让我带10个人的团队,从零起步开发重型卡车。重型卡车可以说是汽车行业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了,只有10多个人来干,而且队伍非常年轻,大学毕业只有2-3年,这在国内外都是绝无仅有的。那段时间,我们团队每个成员都承受着巨大压力,也付出了全部努力,结果用了两年时间把重卡产品干出来了,初步构建了相对成熟的重卡系列产品研发平台。如今,在这个平台上已经进行了五代产品的迭代开发,更加贴近市场需求,让公司跻身国内重卡行业的前列。你看我现在头发很少,也就在那个时期,头发掉的最厉害。



记者:汽车行业竞争很激烈,研发人才流动比较普遍。你怎么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,建设一支稳定而富有活力的研发队伍?


周福庚:优秀的产品开发人才一直是行业的稀缺人才,不少企业都在高薪揽才。但是,我觉得研发队伍要稳定,事业留人、机会留人还是最重要的。我很注重让研发人员都有机会申报各类创新成果、奖项,以此来鼓励和引导他们不仅把事情干好,还让尽快成长起来,成为行家里手,然后再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。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,让研发团队始终富有生机和活力,现在我们的重卡研发队伍完全是靠自己培养出来的。


记者:当前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度调整阶段,在这种压力下,怎么样把自主研发这条路子走得更好?


周福庚:最关键的是要建好梯队。产品要有清晰的梯队规划,不断向更加高端、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。更关键的是,“产品梯队”的背后是人才梯队的建设,需要不断地为研发队伍注入新鲜血液, 让大家在开发过程中践行“工匠精神”,不断提升本领,通过新技术、新产品开发拥有真正的“获得感”。只要做到这一点,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,都能更加稳定发展。


记者:30年多来,你觉得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?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,如何继续建功立业?


周福庚:最重要的就是要珍惜能发挥个人才华的人生舞台,江汽集团是一个大平台,在这个平台上边干边学边出成果就能实现个人的价值。当然,这么多年来,我很少休假,也很少陪家人出去旅游,但这些都成了一种习惯,也就没觉得失去什么。现在,我们研发团队正在全力开发江淮汽车的高端重卡产品,作为一名技术老兵,必须站好这“最后一班岗”,努力做出能够成为公司和行业亮点的新产品,为广大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感和满足感。